返回網站

擺脫為別人而努力的人生!做自己!

By 張宣慧 諮商心理師

「我不知道我是誰,想要什麼?

常常有人鼓勵我要做自己,但我不知道什麼是做自己?

愛自己的意思又是什麼!」

  以上的話語,時常出現在與求助者在進行心理諮商的診療間。許多人從小到大努力的用功讀書以成為能夠讓父母驕傲的孩子;以鞠躬盡瘁的心態投入工作,期盼得到長官的肯定,保有人人稱羨的工作頭銜;選擇與大家都肯定的理想對象結婚,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這些聽起來再平凡不過、一般社會所認可的人生目標,但不知追求起來為何特別的累人,甚至到頭來發現這麼辛苦付出生命的追求,是為了滿足別人對自己的期待,讓自己在各式關係中有安全的生存空間。

擔心他人的評價、害怕失望的眼光

  人生是一個不斷在做選擇的過程,有時候我們的欲求,很幸運的可以和在乎的人相同,無須有心理上的糾結,但畢竟每個人成長背景、生活環境不同,想法不同也是很自然而然的現象。在這裡想先邀請大家試著問自己看看,倘若當你的想法與他人不同、甚至有衝突時,你會怎麼做選擇?多數我所服務的求助者會選擇符合他人的期待、將自己的欲求先擱置一旁,除了害怕讓別人失望外,也會擔心如果我只顧自己、沒有顧慮他人,會被叫做自私、需要承受對他人的抱歉與罪疚感;又或者無法確定選擇自我好不好、對不對,如果結果不好,害怕要獨自承擔後果,遭人恥笑當初怎麼會選擇如此的愚昧等。可以想見,當選擇的考慮條件是別人如何才會開心滿意、而忽略自己原初的需求需要被照顧時,和自己的內心便容易開始有衝突、或是陌生的感覺,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再也無法負荷所有人的期待、但又照顧不好自己時,便開始對人生有困惑、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

做自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

  人的一生,需要相處一輩子的對象就是自己,因此做自己、為自己而活相當的重要,我們可以這麼做:

1.聆聽與認識:

在繁忙的生活中,撥空靜心來聆聽自己的心聲,我們得試著先找到自己,才知道如何做自己。請每天至少給自己10-15分鐘的時間,感受自我關注、自我照顧,有機會看看是否滿意現在的自己嗎?在需要選擇的時候,這些選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還是因為擔心別人感受而放下自己的欲求?這樣的決定到底是在滿足誰?如果是為了自己好,會怎麼做選擇呢?

2.承認與接納: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立的想法與感受,需要勇敢地承認與接納自己也有需求、也有想要實踐的理想,最怕的是無法坦然的面對自己的真心,選擇用否認、逃避的方式掩蓋自己的欲求,在想要兼顧自我與他人的同時,做了吃力都不討好的決定。

3.自我選擇、自我負責:

我們得知道,人所有選擇的結果,都是需要自己承擔與經歷,他人無法百分之百的負擔或取代,因此我們的選擇,最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夠承受,要相信只要是適合自己、能夠讓自己安適自在,就是一個好的決定。至於,別人若對自己有期待,試著將實現的責任,回歸於當事人,不須過度承擔,當然我們行有餘力、也想照顧他人之時,可量力而為的給予。

4.愛自己-自我照顧:

若將自我的照顧期待由他人來滿足時,便有一定的風險,別人可能會有各式的原因(如:不瞭解你的狀況、自身有困難或無意願等)無法實現,因此,自己的需求、自己滿足,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最覺得舒服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所謂的做自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除了要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與掌握度外,還需要能夠消化他人與自己想法上的差異及可能的情緒,若在這過程當中有任何的迷惘或適應困難,鼓勵接受專業的心理幫助,透過對話、心理師的協助,能夠增加你對於自身狀況的理解,有更多的機會為自己做一個較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