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成功邁向分離-母嬰關係中的第三人

By 曾愛迪 臨床心理師

「小軒是個學校適應有困難的孩子,每次來醫院時,小軒的媽媽總是滿臉憂慮、亦步亦趨地跟著小軒,視線未曾離開孩子。在心理師詢問之下,媽媽才表示,自己與先生長年感情不睦,小軒是她唯一的寄託,若小軒有什麼狀況,自己也不想活了。」

(改編情節,與真人無涉)

在心理學上,母嬰關係向來被視為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石,當孩子能與母親形成穩定安全的依附關係時,比較能承受與照顧者的分離,也才能邁向個體化的道路。

然而在”母親-嬰兒”的兩人世界裡,我們往往輕忽了「第三人」的重要性。小嬰兒剛生下來時,幾乎都仰賴母親的照顧,假設母親沒有重大心理創傷,通常都會樂於滿足小嬰兒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與嬰兒形成緊密的連結。然而隨著身心的成熟,嬰兒必須逐漸從與母親共生(symbiosis)的兩人關係,邁向三人關係,而這個「第三人」,指的是嬰兒的次要照顧者,也就是母親的伴侶。若在異性戀家庭,通常指稱的是父親。

父親在母嬰關係中,是扮演鬆開母嬰緊密連結的第三人角色,協助小嬰兒與母親分離,走向獨立及個體化的道路。父親的存在,使嬰兒得以覺察到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自己與母親而已,母親不專屬於自己,且除了母親,還有其他人會照顧、關愛自己。就精神分析的觀點,嬰兒若無法成功進入三人關係,就會停留在「融合一體」的母嬰關係。

不論母親是出於自身的分離焦慮、離婚、喪偶,或是與另一半感情不睦,導致過度投入母嬰關係;亦或是父親疏於與嬰兒進行情感交流,都可能對於嬰兒的心理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是過度依賴母親、成為母親的情緒垃圾筒;就是為了逃離緊密窒人的母子關係,在年少時期過早離開家庭,尋求個人的心理空間。電影「花神咖啡館」裡的那對唐氏症母子即為一例,母親嫉妒原本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兒子去上學後整天只想與女同學在一起,不斷企圖拆散兩人。

  春節剛結束,希望各位母親的另一半,能好好經營親密關係,擔負起支持母親、共同照顧孩子的任務,畢竟她除了是孩子的母親之外,也是您的人生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