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生理男、性別認同女的年輕個案,向我分享她某次的生活片段,仍令我印象深刻。她說道:
那天獨自逛街時,有件漂亮的套裝很吸引我,我就站在女裝店的櫥窗前,仔細欣賞那套衣服,並想著適不適合我?要不要買下來?也許是看了很久,店內的大姐便走出來問我:帥哥在挑禮物嗎?要買給女朋友?我搖搖頭。大姐繼續問:要買給想追的女生?給自己的姊妹?給媽媽?某個阿姨?當我全部都搖頭後,那位大姐露出有些厭惡,但又盡量保持禮貌的表情,對我說:好吧!那你看完就趕快走吧!隨後又回到店內。我實在覺得不是很舒服,心想,我難道不能是買給自己的嗎!?
這段敘述,我認為生動地點出性/性別議題,如何幽微地鑲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運作中,以及一般大眾對相關議題的不太熟悉、敏銳,和性少數族群所會面臨,不被社會認可、接納的困難處境。我很同情這位個案的遭遇,心疼她在生活中得不斷消化許多不被理解,甚至被排擠的情緒。我同時也能理解那位大姐店員的反應,畢竟單從我個案的外表來看,她確實就像是位斯文清秀的男青年,而在一般大眾對跨性別或不同性癖好等議題,認識有限的情況下,易將不容於主流優勢觀點的性/性別存在和活動,與怪異、有問題或疾病做聯結。「性/性別」作為人相當重要的生活面向,其所涉及有關個人或集體之各種議題多如牛毛,筆者無法窮盡,本文主旨則在於簡介並突顯性/性別生活的多元性,以及強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盡量抱持尊重和溫柔的態度,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論及人的性/性別生活,大致由以下幾個層次所組成:生物性徵、性別認同、性氣質,以及性傾向、性(行為/關係)偏好或癖好,前三者較和個體的性別區分有關,後兩者則較著重於個體與他人的性互動、關係型態。各個層次間,並非相互獨立、無關,其更像是人整體生活,從生物身體走向社會關係,宛若千層派般層層堆疊。
首先,「生物性徵」應是最簡單、通俗的性別區分,指所有人或動物出生後,生理上即擁有的染色體和性徵區分,通常僅分為男女或公母。其次,「性別認同」顧名思義即個人對其自身性別身份屬性的感知,或可視為個人在心理、精神上,對自身性別身份的認同,其有別於生物性徵的二分法,性別認同則顯得相當多元,如跨性別、第三性,或無性別認同、雙性別認同、性別流動認同或性別酷兒等。再者,「性氣質」同樣相當多元,亦更難以類分的方式看待,雖常見的形容詞有陰柔和陽剛,而一般大眾或許也希望生理及性別認同皆為男性的人,也表現出較為陽剛的氣質,但究竟到底何謂「陽剛」或「陰柔」?氣質展現應更像是顏色光譜一般,每個人應都介於各種明顯反差的氣質表現「之間」。2020年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得主持修,便是一挑戰既定性別刻板印象的例子,就目前所知的新聞,生理及性別認同皆為男性的他,外觀和氣質卻常讓人以為是女性。筆者亦樂見,近年的社會風氣,已有逐漸打破傳統性別印象,性別氣質或表現可更彈性、多樣的趨勢。
接續的「性傾向」,則是關於人在親密關係方面,較會受到什麼樣的性別對象所吸引之樣態區分。性傾向的樣貌,實亦相當多元,大多數的人,應會落在異性戀的分類中,即會受到與自身相對性別者所吸引,而另外較常見的同性戀一詞,則指稱會受到與自身性別認同,相同性別者所吸引的族群。不過,既然是相同性別認同者相互吸引可被視為同性戀,則以筆者在開頭所提的個案為例,她雖生理為男性,親密關係對象偏好男性,但性別認同為女性,故以異性戀、非同性戀的理解,去貼近該個案的親密關係,應會較為合適,但因她有生理層次的不同,其經驗感受當然仍與一般異性戀女性有所差異。此外,還有諸如雙性戀:親密關係對象男性或女性皆可;泛性戀:親密關係對象可接受男、女和其他多元性別者,無特定性別偏好;無性戀:無性或親密關係伴侶需求,等等不同類型。
最後,「性偏好或癖好」則是關於人會希望或偏好,與其性伴侶有如何的性關係或如何從事性行為。此一層次所涉及的事項,也是相當多樣、複雜,諸如從性體位/姿勢、活動安排、空間/場所、氛圍、裝扮、道具、音樂、香味…… 每個人應都有不同的喜好。而社會風氣、群體接受度也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若以異性戀群體目前來說,有些事項可能是較多人能接受的,如口交;有些一半一半,如肛交;有些則可能較少人從事,如性調教、BDSM。筆者仍想強調,在性行為和關係中,彼此尊重、溝通,逐漸學習、調適的重要性。即使在性認同、性傾向和氣質上,有遇到理想的伴侶,但每個人仍皆有不同的性偏好,這亦需彼此溝通、學習。即便是社會風氣較能接受的口交,若所遇到的性伴侶不喜歡、屬群體中相對少數,仍需要尊重、彼此溝通及耐心學習,而不是仗著多數、社會風氣可以接受,故將對方視為異類、有問題,甚或去逼迫對方從事不喜歡的性活動。同樣地,若伴侶所偏好的性活動,是較少聽聞或較少人從事的行為,仍可試著在不讓自己不舒服的前提下,先盡量去尊重、理解或嘗試。
綜觀前面所述,自生物性徵的二分性別區分後,接續所有不同的性/性別生活層次,皆是相當多元、繁雜,若以整體來看,一個人性/性別生活的可能樣態,在至少包含這五個不同層次,每個層次皆有不同可能的排列組合下,實則有多到難以估算的可能組合,而每個人皆是獨特、難有另外一個完全相同的存在。
在過去,醫療疾病診斷系統,無論是DSM或ICD都曾將性少數族群的樣態視為病態或疾患,所幸隨著人類對自身的理解、研究逐漸增加,跨性別(性認同)、同性戀(性傾向)、BDSM(性偏好)皆已不再被醫療系統視為病態的表現,反而成為大眾仍不夠瞭解,故需要予以更多認識和支持的族群。筆者也期待,我們對每一位遇見的人,在涉及性/性別生活的面向、議題上,能逐漸有更多的溫柔、尊重和瞭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以有所保留、允許有不同可能性的方式去表達、互動,例如在家族或友人聚會的場合,可以「有沒有喜歡/交往對象?」取代「有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在接觸還不熟的人時,可以先詢問「請問您如何稱呼?」或先以對方姓名溝通,避免太快使用具性別意涵的先生、小姐,無論對方看起來,對我們來說像是哪一種性別者。當然,無論以什麼方式或字詞溝通,對他人具有開放、尊重及溫和的態度仍是最重要的,即便有時還是有可能搞錯對方的狀況,但若秉持上述的態度,應能有效化解尷尬,以及建立友善的關係。但願我們能逐漸擺脫僵化、刻板印象的認識,承認性/性別生活的多樣,並盡量以耐心、溫柔的態度去瞭解、接納彼此的不同和相似,更細緻地去貼近身邊的伴侶,身邊每一位朋友、親人獨特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