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為一種正常之情緒反應
焦慮為一種合併生理、心理、情緒、認知與行為等的綜合反應,一般人在焦慮時,於情緒上會感到緊張、不安、焦急、擔心甚至恐懼,而於生理方面則會產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發抖、肌肉緊張、頭痛、冒冷汗或手心冒汗、口乾、腹瀉等反應。個人在應付一些不確定性的事情或壓力時,一定會有焦慮的情緒產生,而這焦慮情緒也往往能夠協助我們突破自我,並度過難關。例如學生考試前一定會感到焦慮,整個想法充滿著關於考試的壓力,但也因為有焦慮,所以能夠犧牲一些睡眠與休息,努力準備考試,但如果是過度且不恰當的焦慮反應,則往往會影響準備考試的效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失眠、頭痛、胃痛、拉肚子、容易疲累等身心之困擾。
何為病態之焦慮反應
焦慮反應有輕有重,那什麼是病態性的焦慮,一般而言,若焦慮相對於壓力源而言,顯得太過度或持續太長的時間,以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社交、工作或人際關係,則是所謂病態性焦慮,也就是所謂之焦慮症。
焦慮症的症狀
焦慮症的症狀有很多,一般較常見於情緒方面的如沒有耐心且容易生氣、不安、不確定感、壓抑(能量無法釋放的感覺,因沒有答案而悶著)、害怕、預期性焦慮(擔心等一下會出事)、甚至達到恐慌的程度;而於身體方面,則會感覺到肌肉緊張、冒冷汗或手心冒汗、身體發抖、口乾、容易拉肚子、頻尿、頭暈或頭痛、容易疲倦等;而在行為上,也可能因情緒的焦慮不安而坐立不安,或用重複的行為來中和,例如不斷的洗手等。台灣人常見的是身體性的症狀,筆者於臨床上常看見一些個案因為身體的問題遍尋各內外科求助,但檢查結果卻都正常,最後建議到筆者之精神科門診來評估,才發現是典型之焦慮症,由焦慮症的部份切入做治療,結果不僅個案的身體症狀改善,而且也可開始了解自我的情緒狀態與焦慮症背後的原因。
焦慮的成因
焦慮的成因很多,大致上可粗分為兩種,一種為情境性的焦慮,這與外在的重大壓力事件有關係,輕者如面對失業的個案,不確性的收入與未來可能會讓個案陷入焦慮的情境中,重者如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倖存者會持續的感受到過度的焦慮與害怕,彷彿隨時都可能再回到身心被傷害的現場;另一種為特質性的焦慮,一般與個人過去的經驗與個性有關,成長過程中未被提供一個相對的安全性環境,或是個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有完美主義或需要掌控感之個人特質,則較容易有焦慮之現象或甚至焦慮症的產生。
焦慮症的種類
常見的焦慮疾患包括有恐慌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畏懼症(如社交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較常見的是廣泛性焦慮症,即為一般所說的神經衰弱、自主神經失調等,病患一般會持續有預期性的焦慮,隨時處在緊繃之狀態,以致於長期有肩頸等肌肉骨骼系統酸痛,容易生氣,長期失眠等,如上所述,病患主要是以身體化的症狀為主,若未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往往會有慢性化之可能或甚至併發其他之身心問題(如高血壓、憂鬱症、酒癮等)。
焦慮症的治療方式
若為正常之焦慮反應,則可靠著個人之情緒管理與生活調適來調適,一般於壓力事件過後即逐漸可改善,但若個人之情緒調適能力不佳,或壓力事件持續太久,焦慮情緒太過度或太久,以至於產生焦慮症,就需要尋求精神科專業之協助。焦慮症之治療方式綜合來說可分為兩大類,一為藥物治療,一為認知行為治療。適當的藥物治療可緩和過度敏感的自律神經系統,包括抗焦慮劑可改善身體的症狀與失眠,抗憂鬱劑可以改善畏懼或強迫之症狀,且可加強抗焦慮劑的作用;而焦慮症若只使用藥物,效果約有六、七成,若能合併認知行為治療(亦包括肌肉放鬆方法),則治療效果可以達到接近八成。許多人會擔心藥物的治療是否會有副作用或者是否需要吃一輩子,實際上藥物當然是治標不治本,但對於急性或身體症狀的緩解的確是效果很大,且若適當調整藥物,一般副作用可以減輕至最輕。最重要的是若病患能夠逐漸改變自己的認知,增加自己情緒的調適能力,調整自己對事物的控制感,藥物的治療就變成不是必要了,也就是所謂的不藥而癒了,但藥物或認知行為治療孰者為重,仍需要與醫師來討論。另外團體心理治療也可以讓病友間有充份的情緒支持,共同擔當疾病的苦痛經驗,共同分享治療中的過程和成果,一起走過這人生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