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病因與種類雖然很複雜,但決定精神疾病預後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治療時間的長短,也就是若能縮短開始有精神症狀到開始接受治療的期間,甚至能從前驅症狀就開始進行評估或治療,將會有最佳的治療效果。但由過去精神疾病的治療歷史來看,精神疾病會被認為是一種家族道德缺陷或惡靈附身,這目前仍存在於台灣部分民眾的想法中,精神疾病因此被社區民眾或家屬汙名化,覺得是一種個人道德敗壞或家醜,連病患本身也會接受旁人這些看法而自我汙名化,此文化造成不少精神病患延遲就醫治療,錯過了精神疾病的黃金治療期,精神病患與家庭不僅需要獨自承受疾病造成的痛苦,也大幅降低未來治療的反應性,甚至造成相關的併發症與功能缺損。
隨著近半世紀對精神科疾病成因有更清楚的了解,與精神科藥物與各樣非藥物治療方式的蓬勃發展,精神疾病是一種腦疾病且可以有效治療,已是西方國家民眾普遍的知識,也逐漸成為台灣都會區中民眾主流的常識。而精神疾病的治療範圍也從過去的嚴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與重度憂鬱症)到目前的輕型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與焦慮症等),臨床經驗與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哪一類精神疾病,若能早期發現症狀,早期求助醫療單位,正確評估病因,接受適當的治療,將可避免疾病慢性化,產生併發症,甚至難治癒的結果,並可減少個人的痛苦、家庭與國家社會的負擔。
若能於疾病早期甚至未發時就接受專業的精神科諮詢與評估,相對上比較容易找出精神疾病的病因,依評估出的體質因素、心理因素或社會環境因素,與病患與家屬討論所能接受的治療方式,可完善地規畫適切的治療,病患對治療的配合度與滿意度也會增加。臨床上從較多受體質因素影響的重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等,到因重大壓力事件所引起的精神官能症,如憂鬱症,焦慮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雖是兩大類不同的精神疾病,但不同病因與各類治療方式之間也存在著微妙關係。重大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雖然為最重要的基礎,但治療期間若能降低重大壓力事件對病患的負面影響,病患若能得到家人的適當支持、社會大眾的包容,與國家的照顧資源,疾病的預後會較好。另外精神官能症一般雖然與壓力事件與早年成長經驗有關,較需要的是適當的心理治療,但在急性期亦須適當的藥物治療,臨床經驗發現罹患創傷後症候群的病患,藥物治療可大幅改善病患痛苦的身心症狀,研究結果也指出心理治療可以減低大腦控制情緒反應之杏仁核葉的過度反應,減少病患心理的過度警醒、驚嚇與逃避反應。
若你發現自己或身旁的親友有早期的精神病症狀,從思考或知覺異常、自我感改變或人際關係改變,到已出現幻覺或妄想,或重大壓力事件後的精神科症狀,如憂鬱、焦慮、活動量減低,與睡眠變差等,建議能即早尋求心理諮詢或精神科評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可讓疾病的預後變好。目前西方世界對於重大精神疾病的治療可能性,以從幾世紀前不可治癒,需要長期於醫院住院的概念,過渡到近半世紀若接受適當的治療與復健可以大幅減低病患的殘障程度,到當代的復原概念,也就是精神病患可以於社區過完全復原的生活。若社會民眾對精神疾病有正確的了解,於社區中能接納這些病患,精神病患自己可以主動或由家屬與旁人協助下提早就醫並配合治療,這些病患將有可能完全恢復他們的生活或職業能力。而精神官能症的個案亦可在藥物與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下,恢復原有的生活、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將個人的苦難轉為對自己與旁人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