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一本心理學讀物

By 李御儂 諮商心理師

  隨著網際網絡與社群媒體的蓬勃,今日的心理治療與我們過往在教科書或影片中知悉的樣貌,已大有不同。縱然治療對「人」的看重如初,治療室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就像治療室外的生活一樣,因著工具器物、科技媒體的翻新而日益複雜。

  社群媒體牽動心理治療者與案主之間的關係、談話的素材等,即為一例。

  近年來,因著大眾心理學讀物熱銷,加上各方知識型網紅透過社群媒體(臉書、IG、Twitter、Podcast)推廣,過往由專家(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學家等)獨佔的心理治療知識,變得更加容易取得,不僅拉近了民眾與心理治療之間的距離,更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探索與了解自我的主體。

  這一、兩年,我越來越常在諮商中聽見案主們告訴我,他們從社群媒體、影音頻道上接觸到了許多泛心理治療的概念知識,包含如「完美主義」、「內在小孩」、「家庭會傷人」、「正念的力量」、「脆弱的力量」、「高敏感族群」等等。這些新穎的英文中譯心理學詞彙,確實精準描繪了好多關係中的千絲萬縷,愛恨難捨,也實實在在打中低潮、脆弱中的我們。作者多為西方世界專家,深入淺出的解說、絲絲入扣的案例故事,特別能感人肺腑,取信於人。

  然而,任何科技與知識皆若雙面刃。

  網路有助於觀念想法的互通有無,既是溝通的快速道路,卻也成了理解的藩籬;心理學詞彙能便巧地捕捉到一些現象的要義、人際互動常見的機轉,但難免落於化約。故,科技與知識的使用者,皆需謹慎;此時,專業且訓練有素的心理師/學者,可以協助您澄清判斷

  愛思考的御儂心理師最常遇到、也最喜歡舉的例子是「完美主義」。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遇到自稱、或被親人認為「有完美主義的人」。事實上,所謂的「完美主義」都是特定面向的,少了對某件事、某樣活的特殊癖好、堅持龜毛、超乎常人的自律,人難以成「難成之事」。高標準沒有不好,只是會產生相對應的心理負擔、生活也會因此受限,重點是取捨排序

  完美主義也並非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中性詞彙,它預設了「謹慎、躊躇不前、在意成果勝於歷程是不好的」這樣的價值觀。然而,人依存於所處的時空環境,每個時代、社會的地緣及歷史條件不同,也就陶塑出面對成敗、榮辱、人我、生死,不同的理想型與容受範圍。

  舉例來說,新加坡地處列國異族環伺的麻六甲海峽,崇尚菁英主義,故整體人口素質高;以色列的猶太民族背負上千年流亡史、兩次大戰幾乎被種族清洗,故舉國上下皆懷著背水一戰之心。在這兩個地方,高標準不僅適用,甚至是必須!

  反觀台灣在政治經濟上最依賴的美國,從立國之初,就崇尚冒險犯難的企業精神、尊敬提槍奮勇殺敵的戰士。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千載難逢的歷史機緣,容許人迅速跌到再爬起(fail fast and bounce back),從試誤中提煉經驗智慧,創造發明。因此,這個國家成為人類史上最仁慈寬容的強權,吸引世界各地渴望編織「美國夢」的人。在二十世紀的美國,「謹慎、躊躇不前、在意成果勝於歷程」是不利一個人的適應發展的。

  換言之,我們在受苦於被強加或自己設立的高標準時,需要多想想這樣的標準是怎麼出現的,不要太快對號入座「完美主義」,然後急著要治癒自己的完美症頭。

  在御儂心理師遇到的案主中,心理學知識有時令他們豁然開朗、如釋重負,也有時讓人費解矛盾、無所適從。那麼究竟我們當如何使用心理學知識,才能受益而不被誤導呢?

御儂心理師的淺見是: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要培養更好的「判斷力」,特別是那些被我們拿來用於「自己」和「在乎之人」身上的學理,更要慎思明辨!

下次閱讀一本大眾心理學書籍時,你可以試著這麼做:

1. 先閱讀序言、特別是作者序,了解這位要跟你說話的心理學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2. 想想他/她何以提出這樣的解釋或說法?她/他在所處的社會脈絡中正面臨怎樣的難題? 

3. 閱讀本書的你,此刻面臨的難題是什麼?與前者的相似和相異之處在哪? 

4.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主動和身邊的人或找一位心理衛生專業工作者,聊聊你對書的理解與應用。